轉載公眾號: 膠膜矩陣
在半導體封裝行業,有一款藍膜膠帶,封裝行業的工程師,一般不會注意這樣一個輔料,覺得是很普通的保護膜。而膠帶涂布行業的人,很多都知道這個藍膜,但是一時也沒辦法模仿,也就只是持續關注著。這個產品廣泛應用在芯片封裝的切割,倒晶等工藝中,20多年過去了,目前來看,國內涂布廠還是沒法完全替代這個產品,只是稍有幾家接近性能,所以這個產品還會在市場**一段時間。
這個就是NITTO日東的SPV-224RSB,神奇的是,這個產品原先也不是開發出來用在半導體的,而是用來貼在不銹鋼建材表面,防止劃傷的保護膜。一個建筑行業的工業級膠帶,**芯片封裝行業20多年。
據說是當年有個**的工程師大神,發現性能參數與芯片用的產品很接近,就將這個普通工業品導入了芯片封裝,理由很簡單,就是便宜。這個224在市場的價格,大概在20元人民幣每平方左右,即使偶爾缺貨或者采購量少的話,可以到30,如果采購量大而且付款等條件好的話,價格也就10多塊,而同類型芯片級的膠帶產品,比如日東的SWT系列產品,一般會是它的5-10倍的價格,所以對一些工藝要求低且價格敏感的產品,就都會選擇這個型號。
產品結構很簡單,就是PVC聚氯乙烯膜基材,一面涂布丙烯酸酯類的壓敏膠,另外一面涂布防粘的硅離型層。
產品大致性能如上,80um的厚度,分為藍色和透明版本,藍色是*初產品的顏色,后來在客戶工藝上,出現了激光切割的工藝,SRT版本是透明的,減少顏色對激光的影響而開發出來的產品。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產品,為啥20多年過去了,中國國內還是做不出一樣的產品呢,一定程度上,也算是“卡脖子”的產品。這款芯片封裝膠帶的*初級的入門產品有啥特點呢?我也咨詢了一下行業的朋友,大致情況如下。1.看似用在建筑行業的普通產品,其實這也捆綁了日本多家上游的原料供應商,國內是拿不到關鍵原料的。那個丙烯酸膠,PVC的膜和硅油涂層,都是日東讓供應商定制開發的,純粹模仿是不可能的。2.膠只有5um左右,粘性不算高也不算低。太高了,和界面粘接力高,很容易有殘膠,況且224的膠隨著時間推移,還有一定程度的上市,更容易產品殘膠了,而太低了,貼合有氣泡或者在切割中,粘不住芯片,問題就更大了。通常來講,是不允許有殘膠,實際情況,總要有個量化的規格,據了解是0.3%以下,另外涂膠的厚度,也是精密涂布的水平要求,不是普通工業級的要求。3.PVC膜的柔軟性,延展性都比較好,強度也可以,滿足一定的擴膜需求,而且為了保證MD,TD方向不會差太多,也需要工藝上特別處理。更重要的是厚度均勻性,有個參數指標TTV,Total Thickness Variation,要求小于3um,在芯片全切時候,刀輪會切入膜內10-15um,如果膜的厚度不均勻,就會出現品質不良,還有膜也不能出現碎屑,避免污染芯片。4.離型涂層,由于半導體對硅需要嚴格管控,硅的游離會影響后續芯片的粘接性能,所以特殊開發的離型,對硅轉移也是定制要求。5.以上這是做涂布膠帶的人能意識到的,其實還有很缺乏的是對整個工藝的理解,對減薄,切割等工藝過程 日東雙面膠帶:日東500. 日東500A. 日東500B. 日東500AB. 日東5000N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