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南、北方各省流感病毒**患者人數持續上升,從2月中旬起,全國多省甲型流感病毒**的兒童人數巨增,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發布顯示,此次流感活動水平在2023年2月初開始升高,2月底后上升趨勢明顯,到3月中旬已經進入高峰期。本次流行的流感病毒以甲型H1N1亞型流感病毒為主,其次為甲型H3N2亞型流感病毒。
01
什么是流行性感冒呢?
流行性感冒,簡稱流感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可分為甲、乙、丙三型,其中,甲型流感病毒常引發大流行,病情較重;乙型和丙型相對較輕。
流感潛伏期通常為1-3日。流感的典型癥狀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,有高熱、畏寒、寒戰、**、乏力、全身肌肉關節酸痛等全身中毒癥狀,可伴或不伴鼻塞、流涕、咽喉痛、眼結膜充血等局部癥狀及惡心、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癥狀。嬰幼兒高熱容易引起熱性驚厥。新生兒可表現為嗜睡、拒奶、呼吸暫停等。年幼患者、有慢性病患者(如各種慢性肺部疾病、糖尿病、白血病、**、腎病、先天性心臟病等)容易出現并發癥,如肺炎、心肌炎,甚至死亡。無并發癥者病程呈自限性,多于發病3-5天后發熱逐漸消退,全身癥狀好轉,但咳嗽、體力恢復常較長時間。
02
流感病毒主要**兒童嗎?
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,季節性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導致300萬-500萬的重癥和29萬-65萬呼吸道疾病相關死亡。兒童流感患病率約為20%-30%,在高流行季節,兒童流感年**率可高達50%左右,高于成人。5歲以下特別是2歲以下的兒童是流感病毒的高風險人群。流感的高風險人群不**是兒童,也包括60歲以上的老人、慢性病患者、孕婦等。
03
流感的傳播途徑
流感主要以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為主,流感病毒在空氣中大約存活半小時,經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可**,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徑也可**。在人群密集且封閉、通風不良的場所,流感也可能以氣溶膠形式傳播。
04
如何辨別流感和普通感冒?
流感的癥狀和普通感冒癥狀非常相似,很多人把流感錯當普通感冒,甚至誤以為普通感冒和流感是同一疾病,導致**方法錯誤,從而加重病情。
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區別見下表。
圖片
05
流感的**
流感患者大多數為輕癥病例,**可分為一般**、抗病毒**、中醫**等方法,如果癥狀較為嚴重,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,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相應的檢查和**。流感高危人群容易引發重癥流感,盡早抗病毒**可減輕癥狀、減少并發癥、縮短病程、降低病死率。
隔離:對于臨床診斷患者及確診患者都應該盡早隔離**。輕癥患者可自行居家隔離,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。
休息及飲食:保持房間通風、充分休息;飲食應當注意多飲水,攝入易于消化和富有營養的食物,注意保持鼻、咽、口腔衛生,可用生理性海水清洗鼻腔,勤漱口。
對癥**:止咳、化痰、止瀉等,高熱者可進行物理降溫、應用解熱藥物,如布洛芬等。
密切關注重癥流感的發**展:一旦出現持續高熱、伴有劇烈咳嗽、呼吸困難、神志不清、嚴重嘔吐與腹瀉等重癥傾向,應及時就診。孕產婦、老人、兒童特別是小于5歲的兒童及慢性病患更容易產生重癥流感,應當及早就診。
06
預防
流感是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,人群普遍易感。***的預防措施是每年接種流感疫苗!可以**降低接種者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。*重要的預防措施是保持良好的個人的衛生習慣,包括以下措施:
勤洗手。
在流感流行季節,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。
出現流感癥狀后,咳嗽、打噴嚏用紙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然后洗手,盡量避免接觸眼睛、鼻或口。避免帶病上課、參加集體活動。
家庭成員出現流感患者時,要盡量避免相互接觸,尤其是家中有老人與慢性病患者時。
當家長帶有流感癥狀的患兒去醫院就診時,應同時做好患兒及自身的防護(如戴口罩),避免交叉**。